刚刚过去的48小时,太平洋两岸的热线电话成为全球焦点。9月9日晚,中国防长董军与美国“战争部长”赫格塞斯进行了视频通话,这是特朗普政府更改五角大楼头衔后两军最高层的首次直接对话。紧接着,9月10日傍晚,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又与王毅主任通电话,两场高密度的高层交流,非同寻常。 先看中美军方的首次“云端会晤”。这通电话选在九三大阅兵之后,时机耐人寻味。中方防长董军明确划出两条红线:在台海问题上,坚决反对“以武助台”“以台制华”,在南海问题上,不允许域外国家蓄意煽乱。这可不是外交辞令的简单重复,而是对美方近期一系列小动作的精准回应。 要知道,此前赫格塞斯主动要求通话曾被中方“已读未回”。当时中美两军关系因美方的长期挑衅行为陷入僵局,比如5月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,赫格塞斯对中国抹黑造谣,并呼吁盟友做好“战斗准备”,8月中旬,美国“希金斯”号驱逐舰还非法闯入中国领海。如今选择此时对话,显然是双方都认为时机成熟,而阅兵展示的中国军力,或许也让美方更愿意坐下来好好说话。九三阅兵后,赫格塞斯接受采访时称,美国国防部关注到中国的阅兵仪式,美国不希望挑起新的战争,更不寻求和中国发生冲突,只希望继续保持自己的战略优势。 再看外长层面的沟通。王毅主任在与卢比奥的通话中,用了“务必谨言慎行”这样的措辞,对美方在台湾等核心利益上的行为发出明确警告。而美方通稿虽只有短短三行字,却三次提及“constructive(建设性)”,这种反复强调,反而让人觉得有点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意味——没吵崩是真,但要说有多大实质性进展,恐怕还言之过早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轮对话正值特朗普对欧盟玩起“关税胁迫”的当口。他一边呼吁欧盟对中国、印度石油征收100%关税,企图拉盟友当“炮灰”,一边又对国内暂停关税以稳住选民,这种“两手策略”与中美高层对话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动。表面上看,中美在外交和军事层面保持沟通,但背后的关税战、地缘政治博弈却一刻也没停。 这一系列动作释放出什么信号?首先,中美沟通渠道确实在拓宽,无论是外交还是军事,都在努力避免误判。48小时内,中美外交渠道和军事渠道都能发挥作用,就是一个证明。此外,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副部长、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访问美国,本月美国两党议员代表团也筹划访问中国,这些都说明中美主要沟通渠道都是畅通的。但同时,双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依然严重,从台海到南海,从关税到贸易,每一个领域都像是暗藏火药桶。接下来,韩国APEC峰会即将召开,中美元首可能会晤,而这两次通话,或许就是为接下来的高层互动“打前站”。
总之,这48小时的密集对话,是中美关系在复杂国际局势下的一次深度博弈。未来走向何方,是在对话中逐渐“加护栏”,还是在摩擦中继续升级,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。
联丰优配-线上股票开户-靠谱的配资平台-十大合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